和纸

可用视觉、听觉、臭觉和触觉去感受的艺术品

被誉为「日本民艺运动之父」的柳宗悦认为,和纸「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」。其见解不但精辟独到,而且把日本人对和纸的特殊情感表露无遗。

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,约于公元七世纪经朝鲜传入日本。古代人将楮树、结香、雁皮等植物纤维,装进称为「帘桁」的台子上;然后采用一种称为「手抄」的技术,在纸浆中一面上下左右不断摇晃,一面令植物纤维互相缠结,直至弄到均匀和想要的厚度为止。一般来说,由原料树皮加工、沥水至干燥,整个造纸过程约需一星期。虽然造纸的材料与工序基本相同,但经过本土化,融入当地人民的审美观,三地手抄出来的纸各具风韵。被誉为平安时代「文坛双璧」之一的紫式部,是世界上首部长篇小说《源氏物语》的作者。她认为中国造的「唐纸」质地厚实、格调高贵,朝鲜造的「高丽纸」质地柔软、色调朴素,而日本造的「和纸」质地较薄、色泽鲜艳。

由于每叶纸都是由珍贵的材料、精湛的手艺,以及充足的干燥时间交织而成,所以古代人对纸有一种特殊的情感。他们喜欢以视觉观察每一叶纹理独特如手指模的纸、以听觉聆听清脆的弹纸声、以臭觉辨别不同树皮组合所散发出来的幽香,并以触觉去感受纸的软硬厚薄、或粗糙或平滑。在那个以享乐为生活主调的平安时代,追求奢华生活品味、憧憬异国风情的皇室贵族,一方面爱用唐纸及高丽纸这类舶来品,来炫耀自己的显赫地位与丰裕家财;另一方面会为提高纸的鉴赏价值,而踌躇用甚么纸来写些甚么和怎样写才好。《源氏物语》把这种生活美学描写得淋漓尽致。例如在〈梅枝〉卷,位居太政大臣的光源氏,使用红梅色染成上深下浅的信笺,给前斋院槿姬回信。然后,他又为掌上明珠嫁入宫前作周全准备,亲自预备各式习字帖。光源氏在唐纸上小心谨慎地写草书,在高丽纸上写假名,又在和纸上用自由的草书体写和歌。这些情节充分反映平安时代的贵族,除了用纸来炫威耀富外,还懂得善用纸表达情感、营造气氛,并以字体配衬纸质来发挥其最大价值,顺道又可展露个人涵养与鉴赏力。

也许有人认为《源氏物语》乃虚构故事,以上情节未免夸张失实。然而,类似情节恰恰发生在另一位平安时代「文坛双璧」清少纳言的真实生活中。她把种种有意思的事情,都记录在《枕草子》中。其中一则是她在清水寺住宿礼拜期间,收到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定子来函。中宫在一张红色唐纸上,以草假名写上诗歌问候。由于仓卒旅行中,清少纳言手边没有得体的书写用纸,于是在紫色的莲花瓣上写信回复。这则随笔,无疑左证了古代人对用纸的讲究。

摘自:https://yikjy.blogspot.com/2019/01/13.html

0
0
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?
帮助我们改善 JapanTravel.com
回馈意见

请留言

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!

Your feedback has been sent.